当元创股份再次冲击 IPO 时,资本市场的质疑声浪愈发强烈。这家橡胶履带制造商表面光鲜的背后正规按月配资平台,实则暗藏股权独裁、财务舞弊、客户依赖等多重致命隐患。在监管层三番五次的问询下,其 "带病闯关" 的真相正逐步浮出水面。
一、股权结构 "家天下":95% 股份被父子独霸,中小股东沦为提款机
实控人王文杰与其父王大元合计掌控公司 95.24% 的股份,形成绝对控股的 "家族帝国"。这种畸形的股权结构直接导致两大恶果:
利益输送常态化
2020-2023 年累计分红 4536 万元,王文杰父子独拿 3292 万元,占比高达 72.6%,却同时计划通过 IPO 募资 6000 万元补充流动资金。更讽刺的是,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常年超亿元,这种 "左手套现、右手圈钱" 的操作,本质是对中小投资者的公然掠夺。
内控机制形同虚设
王文杰的表弟、外甥等亲属占据采购部负责人、研发主任等关键岗位,形成 "裙带关系网"。深交所多次质疑其存在利益输送风险,但公司始终未拿出有效整改方案。
二、财务数据迷雾重重:应收账款爆雷、毛利率异常,疑似财务造假
大客户欠款滚雪球
对第一大客户沃得农机的应收账款高达 2.03 亿元,逾期金额占比 53.22%,但公司仍在客户持续欠款下加大发货,形成 "发货越多、欠款越滚越大" 的恶性循环。更诡异的是,双方交易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——2021 年元创股份披露的对沃得农机销售额比后者少 408 万元,2022 年又多出 79 万元,被质疑虚构收入或调节利润。
毛利率与行业趋势背离
2021-2023 年,元创股份毛利率从 18.35% 飙升至 25.92%,远超行业均值 23.7%,但存货周转率却从 4.86 次骤降至 4.08 次,应收账款周转率从 3.6 次降至 3.03 次,呈现 "高毛利低周转" 的异常特征。这种数据背离在财务分析中通常被视为利润操纵的信号。
研发费用造假疑云
2022 年招股书显示公司无专职研发人员,却凭空产生数千万元研发费用。更荒诞的是,核心技术人员学历集体 "逆袭"—— 高中变大专、中专升本科,被指为上市 "突击美颜"。
三、产能利用率暴跌仍强行扩产:4 亿募资或成 "圈钱陷阱"
产能闲置与扩产悖论
2023 年橡胶履带产能利用率已跌至 71.90%,履带板仅 72.48%,但公司仍计划募资 4 亿元扩产 55 万条履带。行业人士直言:"产能闲置却强行扩产,本质是包装募资项目套现"。若项目失败,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将直接吞噬利润,预计每年增加折旧费用超 3000 万元。
募资合理性遭致命质疑
公司近三年累计分红超 3500 万元,账上货币资金常年超亿元,却仍要募资 6000 万元补充流动资金。这种 "一边分红一边要钱" 的操作,被市场直指为 "资本游戏"。
四、法律风险高悬:行贿前科、股权纠纷,合规基因先天缺失
实控人行贿污点
王文杰曾向官员董某行贿 32.88 万元,助公司获得中央财政补贴 510 万元。尽管未被追责,但判决书明确记载其 "谋取不正当利益"。深交所已要求说明商业贿赂内控措施,但市场对其合规性深表怀疑。
股权权属争议
与前姐夫郑岳平的股权纠纷持续 20 余年,直至 2022 年法院终审判决才尘埃落定。这场 "罗生门" 暴露了公司早期股权管理的混乱,也为未来引入战略投资者埋下隐患。
五、客户依赖与市场风险:50% 收入依赖两家客户,汇率波动成利润 "绞肉机"
大客户绑架业绩
沃得农机和潍柴雷沃合计贡献境内收入的 50%,其中沃得农机单家占比一度高达 30.2%。2023 年因客户产品升级,元创股份退货金额飙升至 3721 万元,占营收 2.95%,折射出对大客户的被动依附。
汇率波动吞噬利润
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近 50%,汇率波动对净利润影响显著。2022 年美元升值带来 2094 万元汇兑收益,占净利润的 15%;若美元贬值,利润将直接缩水。更严峻的是,美国对其产品加征 25% 关税,若政策进一步收紧,性价比优势将荡然无存。
带病闯关的 "资本局",谁来为中小投资者兜底?
元创股份的 IPO 之路,堪称一部 "风险教科书":家族垄断、财务舞弊、产能虚增、法律瑕疵,每一项都足以成为上市的 "致命伤"。在注册制改革深化的当下,监管层更应严把入口关,让真正优质的企业获得融资机会,而非放任这类 "问题公司" 收割韭菜。毕竟,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正规按月配资平台,从来不是靠包装出来的 "高增长神话",而是建立在真实、透明、合规的基石之上。